各市新闻

朱清杰朱清申:60年兄弟情深不离不弃

来源:河北新闻网  2014-06-20 11:00:11  责任编辑:王营

    冀州市南午村镇大瓦窑村的朱清杰、朱清申兄弟俩相扶相依,不离不弃,支撑起曾经破碎的家,用执著和坚守,谱写了一曲难以割舍的兄弟情。

    朱清杰兄妹六人,他排行老二,双腿先天性残疾,不能直立行走,在他20岁的时候,父母双亡,那时大哥和三弟都去了外地,姐妹也都外嫁,只剩下他和年仅6岁的四弟清申,家一下子支离破碎,留下哥俩相依为命。每天,在村子里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,残疾的哥哥拄着拐杖,身后紧跟着年幼的弟弟,让乡亲们唏嘘不已。

    生活的磨难没有把清杰击垮,他上过几年小学,头脑灵活,经常带着弟弟去邻村赶集,卖一些烟叶、花生,挣个零花钱。每次遇集的时候,哥哥拄着拐杖走在前面,弟弟背着小包袱紧紧的跟在后边,哥俩互相配合着挣点零花钱。没事的时候,弟弟就去村外拾柴禾,哥哥在家烙火烧,然后哥俩去村里卖。说起这些,娘家是本村的弟媳妇王焕书说,每当看到哥俩,就想起《水浒传》里的武大郎和武松哥俩,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烧饼。

    由于身体残疾,哥哥一直没有成家,靠着不屈服的劲头和活络的头脑,哥俩相互支撑着走了过来,兄长如父,哥哥把弟弟拉扯大,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转眼弟弟清申到了结婚的年龄,哥哥清杰把父母留下的几样破家俱重新油漆了一遍,拿出十几年来积攒的30多元钱,操持着为弟弟张罗对象。在好心人的介绍下,有着相同身世的本村姑娘王焕书走进了这个家。没有体面的婚礼,两间破土房里,只有一床被子的一对年轻人走到一起,为这个残缺家带来一点新鲜。结婚后,小俩口没有把哥哥拒之门外,他们牢记这份情谊,他们知道感恩。

    改革开放以后,哥哥清杰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,弟弟在种地之余,还要帮着进货,隔几天就要去一趟。晚上,弟弟把哥哥接回家住,自己去小卖部看守,弟媳妇就搬到牲口棚里住。

    弟弟清申有了自己的孩子,那时生产队里忙,看孩子的任务就落到了哥哥头上,当伯伯的一边忙着挣工分,一边把两个孩子拉扯大。难以想像,这位拄着拐杖的大伯是怎样把孩子带大的。弟媳王焕书经常对两个孩子说,伯伯就是你们的“奶奶”,是他把你们拉扯大,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他。侄子朱金岗晚上和伯伯一起睡。有一年的寒冬腊月,金岗那时只有五六岁,半夜发现伯伯有些异常,他顾不上穿衣服,光着屁股就跑出去喊人,要不是发现及时,清杰就会有生命危险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俩个孩子一直和伯伯很亲,金岗和爱人每天都要把饭端到伯伯面前,经常帮他洗澡,换洗衣服,惦记着为老人买好需要吃的药。在朱金岗要结婚成家的时候,父母给女方开出了一个条件,家里有个瘫痪的伯伯要一起生活,答应这个条件才同意这门婚事。一家人的不离不弃感动了一位好姑娘,邻村的黄莲花与朱金岗喜结连理,并承担起照顾大伯的责任。

    随着年龄的增长,患过脑血栓的清杰行动越来越不方便,双拐也用不上了,只能靠爬行。有一次,因为吃的不舒服,清杰闹起了肚子,弟媳妇王焕书在扶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时,一不小心摔倒,大便沾了俩人一身,她没有一句怨言,而是赶紧帮大哥换洗衣服。村里人都说,这样一个瘫子,还管他干什么。王焕书每次都据理反驳:“做人要有良心,要有好心眼,只要人人都出好心,我们就会过的更好”。

    如今,哥哥朱清杰已是80岁高龄,面色红润,头脑清楚。弟弟说,兄长如父,他们一家已经把哥哥当成自己的长辈来照顾,以前不能亏待哥哥,现在生活好了,他们会把哥哥照顾的更好。侄子朱金岗有个梦想,他要买辆车,带上伯伯去城里,看看大城市的美景,让老人开开眼……(李杰安 张兵)河北新闻网

融媒体矩阵

想爆料?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-67562054,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(@河北新闻网官方)或通过投稿邮箱:(hbrbwgk@sina.com)提供新闻线索;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@126.com,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。
  •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: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
  • www.hebnews.cn copyright © 2000 - 2015
  • 新闻热线:0311-67562054 广告热线:0311-67562966 新闻投诉:0311-67562994
  • 冀ICP备 09047539号-1 |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1312006002
  •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冀)字第101号|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
  •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